院校信息
厦门大学知识产权学科简介
时间:2025-07-14   浏览:

一、院校概况

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学校发挥“侨、台、特、海”区位优势,彰显“海峡、海丝、海洋”办学特色,先后进入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学校建有思明校区、漳州校区、翔安校区和马来西亚分校,设有6个学部、34个学院(直属系、直属中心)和17个研究院。

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成立于2008年7月,是由厦门大学与福建省知识产权局共建成立的集科研、教学、国际交流与社会服务于一身的多功能、高层次的知识产权研究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研究院依托厦门大学法学院,通过整合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和材料学院等相关资源,同时自主引进专门的高层次知识产权科研人才,已经初步形成了学科优势明显、布局合理的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团队。当前,研究院在法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等相关领域及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经验颇为丰富,拥有知识产权硕士、知识产权法学和知识产权管理硕博学位授权点。

二、知识产权学科发展情况

研究院知识产权相关学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设了《知识产权法》等课程,在法学、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培养经验丰富,为我国东南地区知识产权研究的重镇之一。学校自2008年成立知识产权研究院,专门培养知识产权人才,2010年开始招收知识产权法学博士和法律硕士(知识产权方向),2011年开始招收知识产权管理(交叉学科)博士,2012年开始招收知识产权法学术型硕士,成为福建省仅有、国内鲜有的同时具有专门的知识产权法学和知识产权管理博士与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知识产权学科的师资队伍具备明显的多学科交叉特色,紧密地与产业相结合,在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和经济应用等方面特色鲜明,优势明显。

2022年,厦门大学响应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知识产权人才“十四五”规划》,通过自主审核单位授权,增设了“知识产权”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并在2023年9月正式获批设立。随后,于2024年4月完成首批知识产权硕士的招生录取工作。

三、师资力量

研究院知识产权学科具备培养知识产权专业硕士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师资力量。知识产权属于交叉学科,不局限于法律、更涉及经济、管理、科学、技术等方面。研究院知识产权学科集中了具有经、管、法背景的师资人才,显示出“专、精、尖”的优势,形成了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林秀芹(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龙小宁(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CJ学者)、乔永忠(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等教授在知识产权与创新理论、制度与实务研究方面有丰厚的学术积累。研究院知识产权学科专任教师学科结构合理,涵盖知识产权专业硕士所涉及的知识产权法学、知识产权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背景;专任教师学缘结构合理,专任教师具有牛津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华中科技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的学缘背景。

四、学校学科特色及发展知识产权学科优势

知识产权学科发展需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充分结合,尤其是“新工科”与“新文科”的紧密融合。研究院充分发挥厦门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交叉优势,依托厦门大学法学院、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的科研力量,同时通过自主引进专门的高层次知识产权科研人才,已经初步形成了学科优势明显、布局合理的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团队。拥有知识产权法律硕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和知识产权管理交叉学科(工商管理)博士和知识产权管理交叉学科(理论经济学)博士的培养,形成了具有厦门大学特色的培养方向,建立了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

201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准在我校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培训(福建)基地”,研究院正式开展知识产权高端人才教育培训。2012年福建省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平台、2017年福建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创新与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依托研究院相继设立。2020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实施(厦门大学)基地”正式在我校挂牌;2021年,厦门大学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与国家知识产权局授牌,正式运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为我校培养知识产权学科人才提供了丰富优质的高水平学科平台。

2014年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支持下我校举办多期国际大学生知识产权冬(夏)令营,吸引了大批国外学员、生动地宣传了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重大成就。学员来自荷兰、比利时、美国、越南、埃及、南非、巴西、印度、巴基斯坦、博茨瓦纳、尼泊尔、伊朗、孟加拉等国家。我校与德国马普学会慕尼黑创新与竞争研究所、英国牛津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美国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等等世界知名大学保持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此外,我校发挥对台优势,举办“闽台知识产权圆桌会议”及“海峡两岸商业秘密保护学术论坛”,加强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提高知识产权学科的对台学术影响力。

我校知识产权学科社会资源丰富,可以为知识产权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持。知识产权学科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福建省知识产权局、法院、企业事业单位等部门开展深度合作,建有十余家校外实习基地,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已聘请20余名实践导师,这些行业导师分布在机关单位、代理机构、律师事务所和企业,可以为知识产权实务人才培养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指导学生的实务经验和就业,根据知识产权市场需求大和复合型人才的特点,为学生培养提供不同类型的实践机会,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官网:http://www.iprixm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