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概况
贵阳学院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由北京大学首倡者李端棻先生主持创立的贵阳公立师范学堂,1957年更名为贵阳市师范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由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金筑大学合并组建贵阳学院,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后贵阳市师范学校并入贵阳学院,成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型普通本科高校。2010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7年通过教育部审核评估,2018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23年完成“省属省管”管理体制改革,2024年增列为贵州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迈上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新征程。
学校下设17个专业学院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和交叉学科11个学科门类。截止2025年2月,已基本建成了相对完善的本科硕士层次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现有2个省区域内一流学科群,2个省区域内一流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 8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项目专业。学校获得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26项,国家级、省级教师教学竞赛奖26项。学校现有55个本科专业,2024年42个本科专业面向13个省市招生。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多个招生培养方向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
二、知识产权学科发展情况
贵阳学院知识产权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于2024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立,2025年首次招生。作为国家批准建设的首批单位,依托贵州省唯一的全国专利保护重点联系基地,与贵州省知识产权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贵州省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受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委托开展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受贵州省科技厅委托,开展科学数据政策方面的研究;受贵阳市司法局委托,开展中小企业权益保障研究;受贵州省文化与旅游厅委托,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方面的研究;有较强的法学、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和哲学等学科领域的融合研究能力。受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委托开展知识产权助力高质量发展培训,与贵州省山地资源生物保护与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共同开展知识产权与乡村振兴培训,助力贵州知识产权发展。
三、师资力量
本学科教师博士占比65%,高级职称占比80%,双师型教师占比100%,其中:高级知识产权管理师占比10%,律师占比71%,人民调解员占比48%,人民陪审员占比19%,。扎实的理论功底和长期积累的实务经验,多维度、全方位支撑知识产权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
四、知识产权特色和优势
获批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机构和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并与3家企业共建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示范基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22项(其中发明专利转化16项,实用新型转化6项),金额合计36.35万元;引导学校科研人员积极与企业联合申报省、市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获批6项,获批成果转化经费247万元;协助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建立3个分站,分别是贵州医科大学分站、贵州省知识产权研究会分站、贵州海纳英博教育分站,定点为贵阳市高校开展培训。
聚焦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品牌打造,加快优秀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和开发,开展文化旅游产业知识产权方面的研究。拥有国家级“专利保护重点联系基地”,省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主持《贵州全面提升文化自信路径研究》等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出版《未来贵州文化旅游新范式》等专著。
聚焦数字经济产业中知识信息的发掘、确权、保护和效益转化。基于贵州省数字经济创新区的战略定位,依托贵阳贵安蓬勃发展的数字产业,开展数字经济产业知识产权方面的研究。依托“中国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平台贵州省子平台”平台,开展“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及管理能力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与转移转化能力提升”“知识产权与乡村振兴”等研讨,主持《网络平台个人数据利用的法律界限研究》等省部级研究课题。
贵阳学院法学院官网 http://fxy.gyu.edu.cn
贵阳学院研究生管理处官网 http://yjsy.gy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