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概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理工科大学。学校现有32个学院,含8个科教融合学院;设有苏州高等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国际金融研究院、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学校于1958年9月在北京创建,郭沫若任首任校长。这是我党为“两弹一星”事业而创办的红色大学,她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著名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1978年以来,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教育改革措施,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成为国家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2017年9月和2022年2月,学校两度入选全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有11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建校66年来,学校坚持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敢为人先,锐意进取,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校党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科大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融入办学治校各环节,团结带领全校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两大根本任务,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办出中国特色、科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
二、知识产权学科发展情况
知识产权专业硕士(MIP)是首批获得教育部批准设立学位点的高校之一。依托中国科大强大的理工科底蕴与科技前沿实力,学院以法学为基础,深度融合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聚焦人工智能、数据知识产权、科学研究成果等新兴产业和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致力于培养既精通知识产权法律规则,又具备前沿科技领域背景,能够为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司法机关等行业输送复合型、创新型知识产权高端专业人才。
三、师资力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知识产权专业硕士教育依托公共事务学院与知识产权研究院的综合力量,构建了交叉融合、平台支撑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公共事务学院成立于2010年,是学校服务“双一流”建设战略、推动公共管理创新与科技融合发展而设立的新型特色学院,聚焦“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两大核心使命,围绕公共事务领域的关键问题,着力打造融合政策智能与数据分析技术的知识产权学科与公共管理学科。学院现有教职工90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51人,拥有正高级职称9人,聚集了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等在内的高层次人才10余人次,师资力量涵盖知识产权、法律、公共政策、管理、商科、经济等多个学科领域,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保障。
为深入推进知识产权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学校于2021年设立知识产权研究院,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建,并获得安徽省人民政府大力支持,拥有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安徽)基地、专利代理师国家考试考点、国家版权教育示范基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安徽省重点智库“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以及中英文双语期刊《科技与法律》等高能级平台资源,为知识产权专硕教育提供了覆盖教学科研、职业培训、政策咨询、国际合作等多维一体的综合支撑体系,推动形成“课程—实务—研究—政策—国际化”五位一体的高层次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
四、知识产权专硕特色和优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知识产权专业硕士教育秉承新文科的发展理念,是学校科技加文科发展的重要领域和新方向,重点培养知识产权领域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将聚焦三个核心方向:
(一)知识产权法律与政策
立足中国实践,围绕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实施、国内知识产权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系等开展知识产权政策和法律的研究和人才培养。该方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专利、数据产权与数字版权、商标、地理标志等的理论与实务、市场规制与反不正当竞争、遗传资源保护技术与政策、商业秘密保护、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知识产权公共决策与评议等。通过本方向的研究和学习,旨在让学生掌握知识产权法律与政策的运行原理,认识国际国内当前知识产权法律与政策的基本形势,理解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的地位与作用,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规则来防范和化解实践中的知识产权法律与政策风险。
(二)知识产权科技管理
知识产权制度的核心在于成果实施运用,通过结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化学科背景与方法,有效运营和管理好知识产权,发挥知识产权最大化价值,进而最大程度地促进经济发展、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发展。该方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知识产权战略与决策、科技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大数据管理、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与风险管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与金融事务等。通过本方向的研究和学习,旨在掌握知识产权科技管理的基本原理,了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方法对知识产权数据进行管理与挖掘,并熟知创新主体的借助知识产权数据管理引领科技创新方向。
(三)知识产权国际运营
知识产权贸易已成为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知识产权国际化运营至关重要。该方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私法与国际经济法、知识产权国际条约、国际知识产权贸易管理、涉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实务等。通过本方向的研究和学习,旨在掌握知识产权国际运营的一般理论,了解国际知识产权经济的运行规律和知识产权贸易规则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熟悉国际知识产权处理实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生信息网站:https://pas.ustc.edu.cn/zsdt/lis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