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信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科简介
时间:2025-07-05   浏览:

一、学校概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财政部和湖北省共建高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法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学校坚持财经政法深度融通特色,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经、法、管三大主干学科均进入全国高校A类行列,在国内享有良好声誉。学校坚持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围绕知识产权保护、财政改革、法治建设、金融创新、经济开放等产出了一大批一流成果,形成了具有中南大特色和重要影响力的高端智库群。

二、知识产权学科发展情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前身是1988年成立的中南政法学院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中心,是国内最早从事知识产权教学和研究的机构之一,是全国唯一的知识产权学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也是全国知识产权学科唯一获得国家创新引智计划支持的建设单位,具有国内顶尖的知识产权研究平台,以及以吴汉东教授为代表的一流研究团队。学院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学科优势,先后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文化和旅游部、最高人民法院等共建科研平台,参与修订《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参与制定两轮国家知识产权建设纲要,参与编制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规划,为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学院主要培养“复合型——融通性、综合性、交叉性”高端人才,于1997年开始招收知识产权方向硕士研究生,2001年招收博士研究生。构建了从知识产权法学本科、学术硕士、法律硕士、法学博士和博士后以及“一带一路”知识产权硕士、涉外知识产权高级人才的培养链。学院打造的《知识产权法学》是国家级精品课程,也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三、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专职研究人员24人,其中教授(博导)1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专家库专家5人,英国 Managing IP杂志“年度全球知识产权最具影响力50人”3人次,“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4人。中心设行政办公室,专职行政人员5人。此外,中心还聘请了100余名国内外知名学者和实务专家担任兼职研究员。

四、知识产权专硕特色和优势

(一)专硕特色

第一,依照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目标,围绕数字经济发展、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开展知识产权法治研究和人才培养,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推进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第二,围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等环节,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为企业和政府培养“知识产权+管理学”跨学科的复合型、应用型的知识产权管理专门人才。

第三,以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和国际纠纷解决为重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立场,通晓国际经贸规则和国际知识产权规则,支撑中国自贸区、自由贸易港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专门性涉外知识产权法律人才。

(二)培养优势

第一,依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新时代科技革命与知识产权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等多个人才培养平台和科研平台,发挥理论和实践优势。

第二,充分发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的优势,协同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学院,重视发挥行业教师作用,组建一支“知识产权+管理学”跨学科的复合型教师团队,开展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

第三,依托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深度合作、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新时代科技革命与知识产权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中宣部国家版权局“国际版权研究基地”等多个人才培养平台和科研平台,整合本校国际贸易、国际法等专业力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官网:https://iprcn.zuel.edu.cn